新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郑小瑛近照。受访者供图
她是新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,第一位登上外国歌剧院指挥台的中国人,近70年来指挥交响音乐会和20多部中外歌剧共1600余场,今年94岁仍然活跃在舞台上,这是艺术生涯中的郑小瑛。
她3次罹患癌症,当指挥棒攥在手中,音乐就似乎有了超越一切的力量,让她生命3次获得新生,自强不息,这是人生长河中的郑小瑛。
两个不同视角的“郑小瑛”叠加在一起,汇成一个完整的她。近日,郑小瑛在浙江省宁波市走上第三届华茂美堉奖领奖台。
谈起艺术人生,郑小瑛说,她1929年出生于上海,在父母的严格要求和良好的家教熏陶下,6岁学习钢琴,14岁登台演出。高中毕业时,她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,和同学一起奔赴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,成为文工团的一员。她时常组织大家学唱歌、排练,从指挥十几人唱,到指挥几百人、上千人唱,在不知不觉中就开始了音乐指挥生涯。
新中国成立后,郑小瑛被保送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。1960年年初,她又被选派到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歌剧、交响乐指挥。1962年,她还在读研期间,就登上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指挥台,指挥公演一场意大利歌剧《托斯卡》。
“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外国歌剧院指挥台。”郑小瑛说,她出场的时候,观众使劲鼓掌。指导老师在她的毕业评语中写道:“郑小瑛具有非常清晰的音乐思维天性并富于激情,可以预见她从事指挥的光辉前景。”
在男性主导音乐的指挥行业里,郑小瑛要获得认可并脱颖而出谈何容易。她先后担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、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等职务。改革开放后,中央歌剧院复排歌剧《茶花女》,年近半百的她带着乐团在首都几大剧场连续上演,场场座无虚席。从此,她经常担任国家重要演出活动的指挥,并指挥演出了多部中外著名歌剧。
面对一度风靡内地的港台流行音乐,郑小瑛在北京与大提琴演奏家司徒志文、小提琴演奏家朱丽共同发起成立“爱乐女”室内乐团,这是一个由志愿者组成、非营利的民间团体,先后共有70多位来自首都各音乐团体的主要骨干和青年演奏家,把高质量的音乐演出送到学校、工厂、村庄,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。
向世界展示中国女性的音乐风采,也是郑小瑛人生奋斗的目标之一。1995年,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。她把组建女子交响乐团专场演奏的计划,报给国家有关部门以及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组委会获批准后,就到国内相关艺术院校和乐团挑选人才排练,请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的专家教授指导。最后,这个由108人组成的女子交响乐团在大会非政府组织(NGO)论坛开幕前半小时举办了专场演出,给全世界的妇女代表们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1997年离开工作岗位的郑小瑛,并没有被病魔吓倒,而是在福建厦门成立中国第一个“公助民办”性质的职业交响乐团——爱乐乐团。
那时她大病初愈,就披上假发前往塔林东方艺术节,指挥爱沙尼亚国家交响乐团演出两场中国交响乐音乐会,并应爱沙尼亚国家歌剧院邀请,不经排练就成功地指挥了歌剧《卡门》的公演。
她指挥的《土楼回响》是一部以福建客家历史文化为题材的大型交响诗,已在12个国家演出近80场,让世界听到中国交响乐。郑小瑛说:“以前,总是我们用半生不熟的德语演唱《欢乐颂》,现在也终于让国际友人们用中国的方言一同放声歌唱《土楼回响》。”
回想在厦门创立交响乐团之初,郑小瑛说,白手起家,没有音乐厅等着她去指挥乐队;只有一个空旷、闲置的礼堂,演奏起来嗡嗡作响,她们只好去买一些白布挂在四周吸收噪音,艰难地排练;还组织240名市民参加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合唱,帮助市民们提高音乐修养。
郑小瑛十分清楚,要让歌剧走进普通大众生活会面临不少困难,但她一直坚持,“急社会之所需,尽自己之所能做一点事,那是一种快乐、幸福”。站在交响乐舞台指挥几十年了,她每一次拿着指挥棒上去都是不一样的感受,因为作品不一样、观众也不一样,需要经过认真的准备、拥有足够的信心。
交响乐团中很多青年演奏家都叫郑小瑛“奶奶”,这些后生们做得不好时,她从来不骂他们,而是帮他们纠正哪里不对,引导和启发他们应该怎么做。“要把这么多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凝聚在一起,不是靠教育别人来实现,而是要尊重大家,靠自己的修养和能力把大家凝聚在一起,创造出艺术的作品和魅力。”郑小瑛说。
她还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执棒中文版的马勒交响乐《尘世之歌》,在网上开播了“郑式指挥法基础”教学视频和系列交响乐讲座“让耳朵更聪明”,并继续大力推动西方经典歌剧的“洋戏中唱”。
今年9月,郑小瑛在厦门嘉庚剧院指挥完150分钟的意大利歌剧《弄臣》(中文版)演出后,又全程讲解歌剧。她被业界同行称为“穿裙子的卡拉扬”,追求“阳春白雪,和者日众”,3次患癌经历并不能阻挡她对音乐的热爱。
“我周围的人与气氛,都很努力、很拼搏,所以没有办法‘躺平’。”郑小瑛说,音乐终将超越一切力量,陪伴她奋斗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