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农业农村部日前印发《关于开展农作物种子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标志着国家统一推行的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正式建立。

  种业振兴,关键在品种。从供种能力看,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%,在“有没有、保生存”上有充分保障。从发展趋势看,水稻、小麦优质专用品种不多,玉米、大豆单产仅是国际先进水平的60%,在“好不好、高质量”上有较大差距。我国农作物种业好比是个橄榄,顶部是水稻、小麦等优势种源,能完全自给且有较强竞争力;中部是玉米、大豆等种源,能基本自给但竞争力不强;底部是部分设施蔬菜种源,进口依赖程度较高。

  今年是种业振兴“三年打基础”的第三年。近年来,很多种业工作都具有基础性开创性,从种质资源到创新攻关,从种业企业到种业基地,一些过去想解决而没能很好解决的难题都在破题。面对国内外形势,我国农产品保数量、保多样、保质量的任务越来越重,迫切需要增强重要种源自主可控能力。让优势种业企业成为种子市场的供应者、品种更新的推动者,势在必行。

  在此背景下,种业振兴向纵深推进,品种审定和种子认证自然要双管齐下。品种审定关注的是品种推广价值,属于市场准入必备条件;种子认证关注的是具体产品表现,属于市场竞争的加分项。品种审定是从培育的新品种中选出了合格的好品种;种子认证则是从繁育的商品种中选出了优秀的好种子。两者都是符合种业发展需要的制度安排。

  种子认证是实现由“好品种”到“好种子”的有效途径,被誉为好种子的“信用证”。种子质量好不好,直接关乎农业生产效益。此前,由于缺乏种子认证的统一标准,种子市场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。与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类似,种子认证并不是强制性的,由生产主体自主申请,认证机构对种子质量开展合格评定,利于实现优质优价。可见,建立种子认证制度,可以验证种子企业的可靠度。

  种子认证是国际通行的种子质量管理模式。种子认证制度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,最具影响力的是国际经合组织的种子认证。主要对种子的品种纯度、重量水分、发芽率等进行抽样检验,确保达到最低标准。近几年,全球种子市场稳步增长,认证种子在国际贸易中的比例逐年上升。而由于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正式标准,我国种子面临出口难题。可见,建立种子认证制度,可以提高种业国际竞争力。

  从出品种到出好品种,要更好发挥审定对育种创新的“指挥棒”作用。科学把握品种选育推广规律,建立品种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,加快培育推出一批高产稳产、绿色优质、专用特用优良新品种,可为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品种支撑。近期,28个违规国家级审定品种联合体试验被严肃处理,或被取消资质或限期整改,显示了有关部门的负责态度。

  从出种子到出好种子,要更好发挥认证对种业市场的“净化器”作用。种子认证是一种质量背书,能避免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现象。为保证种子认证的权威性和公信力,对认证机构的资质条件、审批程序和行为规范要严格把关,增强市场和农民对种子认证的认可度。说到底,种业企业要提升自身管理水平,落实生产质量把控。在认证制度的助力下,优秀的种业企业将迎来更多机会,规模做大、产品做优。

  期待越来越多带有认证标志的好种子进入市场。

国际绿色品牌联盟
Avatar photo

作者 绿色华夏网

  “绿色华夏网”是以构建和谐社会,推进社会文明进程为导向,以传播国内外绿色经济,绿色环保,绿色能源,绿色旅游,绿色文化,绿色健康,绿色发展领域最新动态信息为己任的综合门户网站。为了绿色华夏网更好的发展壮大,欢迎各界有缘人士,友情参与共同发展。